氣化器(Vaporizer)是通過熱量交換將低溫液態氣體(如 LNG、液氧、液氮等)轉化為氣態的核心設備,是連接液態氣體儲存與氣態使用的 “橋梁”,核心功能是 “穩定氣液相變、保障供氣壓力與流量”,廣泛應用于能源、化工、醫療、食品等領域。其設計需適配介質特性(沸點、腐蝕性)、氣化量及運行環境,以下從核心原理、分類對比、選型關鍵、安全要點、典型應用五個維度系統梳理,兼顧基礎認知與實踐參考:
一、核心工作原理:“吸熱 - 相變 - 穩壓” 三步閉環
所有氣化器的核心邏輯均圍繞 “液態氣體吸熱汽化” 展開,流程可簡化為 3 步,僅加熱方式(熱量來源)存在差異:
液態輸入:低溫液態氣體(如 LNG 沸點 - 162℃、液氧 - 183℃)從儲罐經低溫管道進入氣化器的 “換熱腔 / 管束”;
熱量交換:通過外部熱源(空氣、電能、蒸汽、燃料燃燒熱等)為液態氣體提供熱量,使其溫度升至沸點以上,從液態轉化為氣態;
穩壓輸出:氣態氣體經 “溫度補償器”(確保出口無液態殘留,避免下游管道凍裂)和 “壓力調節閥”(穩定供氣壓力)后,輸送至用戶端(如燃燒設備、反應釜)。
關鍵設計要求:出口溫度需≥介質 “臨界露點”(如 LNG 出口≥-157℃),防止未完全汽化的液態介質進入下游系統。